精彩小说尽在佳看小说!手机版

佳看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生命有几年

我的生命有几年

舒云 著

都市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我的生命有几年》是舒云创作的一部都市小讲述的是蒋勤勤金庸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为什么是为什么让我在 30 多岁得绝我到底做错了什为什么我的人生如此悲我还能活多我应该做点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中涌仿佛我的人生就此停止再也没有春风拂再也没有杨柳依依、鸟语花我就要这样结束回想我的一生竟然如此简短又如此悲1996 年的一个村十几户人房子和院墙都是灰黄色的土坯一个六岁多的少年站在院子外和一个小女孩玩泥玩泥巴没有只见少...

主角:蒋勤勤,金庸   更新:2025-06-05 19:10:4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让我在 30 多岁得绝症,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的人生如此悲惨,我还能活多久,我应该做点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中涌现,仿佛我的人生就此停止了,再也没有春风拂面,再也没有杨柳依依、鸟语花香,我就要这样结束了,回想我的一生竟然如此简短又如此悲惨。

1996 年的一个村庄,十几户人家,房子和院墙都是灰黄色的土坯色。一个六岁多的少年站在院子外边,和一个小女孩玩泥巴。玩泥巴没有水,只见少年对着泥巴尿了一泡,然后赶忙用手把泥巴和尿液搅拌起来,开始煞有其事地把泥巴捏成各种形状,小女孩还在旁边帮忙。

我家住在村子最西头,房子是土坯房。

两扇栅栏式的铁大门在院墙最南端,大门进去是一个大院子,最左侧有一排小平房,小平房南端连着院墙,北端延伸出来一段土墙连着正房。左边的小平房前面又用土墙围起来一个小院子,这排小平房和小院子是羊圈,夏天可以把羊关在小院子里面,冬天冷了羊就到小平房里面。

正面是两间正房,靠西边的没有住人,堆放杂物作为仓库使用。东边是正房,进去先是一间外堂,外堂右边是正房,说是正房,其实里面就是一个大土炕,大土炕南端上面是窗户,北端连接着灶台,灶台旁边放着一口大水缸。土炕对面是一排红色的木柜,木柜上面零零散散放着些日常物品。

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常住人口五六十人,大部分是我们同一家族的刘姓人家,少数几家异姓人家。

村子里基本都是这样的房子,村子四周是田地,田地再往南走是一大片草原,草原上多数时候是灰蒙蒙的一片,地上的草光秃秃的,每天还有无数的羊群啃食。这里雨水极少,当地有谚语十年九旱一说。

偶尔下一场大雨,村子东头有一条水沟会有一些积水,村里的孩子都跑到水里玩耍。水里淤泥多,黑乎乎的,但是好像没人在乎,玩的不亦乐乎,身上头上都是斑驳的淤泥。水里有蝌蚪,也有青蛙,还有一种当地方言叫做翻车车的生物。后来知道翻车车学名鲎(hòu)虫,鲎虫最早出现在距今约 2 亿年前,比恐龙还要久远。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小时候没什么衣服穿,我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哥哥穿过的,或者母亲用他们的衣服改的。一件衣服穿烂了,也不会换掉,烂的地方缝上一块补丁,继续穿,时间长了,衣服上很多补丁。不过我记得每年过年,不管家里多困难,母亲都会想办法给每人买一身新衣服,再买些花生、瓜子、柿饼,这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

虽然家里养了羊,但也不经常吃羊肉,羊更多是用来卖钱补贴生活的。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土豆、土豆粉条,更多的时候是土豆烩土豆粉条,以至于土豆真是吃够了,后来再也不喜欢吃土豆。

每年冬天都会杀一头猪,也会杀一两只羊,放在旁边的房子,就是天然的冰箱。那时候的猪肉、羊肉真的好吃,满满的香味。现在虽然随时可以吃到猪肉、羊肉,但是没有一点以前的香味。地道的食材比任何精巧的烹饪都重要。2023 年国庆节,我回了一次老家,在老家亲戚家吃到的羊肉真的香,有小时候的味道,连从来不吃羊肉的媳妇儿都吃了很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城市的食材都是规模化种植、采购、冷藏冷冻运输,失去了很多天然的味道,也增加了很多风险,食品安全问题触目惊心。我想这么多年我漂泊在外,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讲究也可能是导致我生病的重要原因。也就是偶尔回到老家,原始的天然的地方,还能品尝到最初的味道。

虽然我是 1990 年出生,但似乎我的世界比同龄人的世界慢了半拍,现在回想,我的生活经历似乎更像 80 后的生活经历,从来没有网上所谓的 90 后优越的生活体验。

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这在 90 后父母里面算大家庭了。我的父亲有六个兄弟,五个姐妹,是个大家庭。十一个兄弟姐妹每个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所以对于我的爷爷奶奶来说,孙子孙女可能太多了。我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爷爷奶奶的一点宠爱,甚至很陌生。

上小学以前,我的世界只有村庄那么大,村子里同龄人只有两三人,平时玩耍的项目基本也就是玩泥巴,从来没有想过外面还有多大的世界。上了小学后,从书本里知道了更多的知识,但是书本里那些故事,似乎离我都很远,从来都没有体验过,甚至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

在我上初中之前,村里都还没通电。晚上是点煤油灯照明,后来换成了蜡烛。因为没有电,电视也看不了,所以对外面的世界更是一无所知。村里有一户人家在大家眼中比较会享受生活,他家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架起天线可以看几个频道,村里很多人晚上都跑到他家看电视。我有段时间也经常跑到他家看电视,我记得那时候播放的是《一代侠女传》《白发魔女传》,这部电视剧我追了很久,对蒋勤勤饰演的练霓裳印象特别深刻,后来初中开始看小说,才知道这是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著作。

春天是大风的季节,风里面带着沙土,呼啸着盘旋。人出去走一圈,头发、鼻孔、眼睛、嘴巴都有风的痕迹-沙子和土。村里缺水,全村只有村子东头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不仅是村里居民的水源,还是各家各户牛羊等牲畜的饮用来源,有时候这口水井根本供不上那么多水,早年的时候,村里人赶着驴车,后来开着拖拉机,到 5 里地外的邻村拉水回来用。

春天也是耕种的季节,当地种植最多的农作物是土豆、油菜、小麦。种地之前要施肥,当地有一种特殊的农家肥料-羊粪。村里每家或多或少都养了一些羊,多的一两百只,少的十几只,一年下来,都能积攒不少羊粪。因为羊是食草动物,羊粪其实没有那么臭。羊粪有很多用处,晒干了可以当做燃料使用,也可以堆在一起,在温度的作用下进一步发酵,来年春天当做肥料使用。

上粪这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开着拖拉机到地里,满载一车斗羊粪。春天大风呼呼地刮,地里的土漫天飞扬,人站在车上,一铁锹羊粪扬下去,土和粪混在一起,漫天飞扬,人站在车上眼睛、鼻孔、满身都被土和羊粪包裹。

现在回想,那时候怎么不带个风镜,怎么不带个口罩,这可能就像何不食肉糜的疑问一样,一是不可能会买那些装备,二是影响干活吧。

夏天的时候,周围是绿油油的一片。这里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一户人家都有几十亩地甚至更多。年景好的时候,小麦、油菜花长得特别好,又高又密,雨水少的时候,长得就稀稀拉拉。夏天温度也不高,也不再有春天的狂风,而是柔和的清风,气候比较舒服。有时候出去放羊,把羊群赶到草地上,自己找一棵树下,地上一趟,望着瓦蓝的天空,看着云卷云舒,很快就睡着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油菜花金黄色的一大片,蝴蝶在油菜花上翩翩起舞,白色的蝴蝶最多,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白天蝴蝶很灵敏,小孩子想抓一只都难,到了晚上蝴蝶趴在油菜花上一动不动,想抓多少都有。

麦穗随风摇摆,向一个方向低着头,仿佛等待收获。在我 7 岁之前,收油菜、小麦、土豆基本都是靠人力。每人拿一把镰刀,带上干粮和水,早上 4 点多就出发,步行走二三十分钟到地里,开始弯下腰割油菜,中午就在地里吃口饭休息会儿,一直干到晚上天黑看不见。小麦一般不用镰刀,人蹲下来,两只手各抓住一把小麦,用力一拔,连根拔起,这个姿势特别累人,蹲在地里一天不停地蹲着移动,双手还要发力,现在想想和体育课上的蛙跳有得一拼,一天下来基本是腰酸背痛,第二天还得接着干。

几十亩地,一家人差不多要干一个月。这还只是第一步,还要从地里运输到家里,在家里晾晒后,铺在地上一层,经过碾压,把果实和秸秆分离出来,秸秆也不浪费,冬天可以用来喂羊。

土豆成熟晚一些,一般小麦和油菜收完了,土豆才成熟。收土豆时每人拿着一把铁锹,一脚瞪下去,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一般男人负责翻土豆,女人负责捡土豆。

后来条件好了一些,油菜和小麦、土豆都有收割机了,原来需要人力干一个月的活,收割机一上午就干完了。再后来,大型联合收割机出现了,收割机前边收割,后边直接把果实和秸秆就分离出来,效率翻了几百倍。但是,种地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都到外面去打工了。当地雨水少,十年九旱,大部分年份种地收益很少或者要赔钱。种地的时候种子、化肥、拖拉机油费、人工费用都是投入的成本,收割的时候收割机也要油费,还有人工成本。如果年景差,勉强维持平衡,有时候还会亏本,所以大家都去打工了。打工有个好处,干一天活就挣一天钱,不会亏本,种地不一样,投资一年,可能没有收益。

冬天是白色的,院墙周围积满了雪,雪和院墙一样高。大门口挖出一条细细的走路通道,周围全是雪。小时候的雪特别多,每年积雪都高过了院墙,偶尔刮大风,天空和地面全是白色,整个世界变成了白色。

小时候取暖靠火炉和炕,冬天快来的时候,每户人家买一两吨煤,一冬天下来,煤也消耗完了。

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火炉二十四小时不能熄灭。晚上做饭把土炕烧热,睡觉也是暖和的,但是到了后半夜,土炕的温度就下降了,所以晚上睡觉前, 火炉加满满一炉煤,尽量可以烧到天亮。虽然如此,到了清晨,火炉基本还是会熄灭, 清晨的温度很冷,从被子里钻出来再去生火真是一种挑战, 一般都是大人起床先去生火,温度升高了,小孩才开始起床。

火炉有很多好处,炉煤完全燃烧了温度很高,家里很暖和,还可以烧水, 烤土豆、烤馒头等等。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煤烟中毒。所谓煤烟中毒, 其实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晚上为了取暖时间长,炉里加满了煤, 人都睡着了,有时候煤未充分燃烧, 就会产生一氧化碳,这个时候非常危险, 一家人全在熟睡中,一氧化碳如果很多, 那是非常危险的。小时候就偶尔听闻某某村某某家煤烟中毒死了。大家为了避免这种危险的情况发生,大部分人家晚上也不敢加太多煤到炉子,宁愿后半夜冷点也不敢拿生命开玩笑。

冬天也是危险的,路上全是积雪,交通工具基本无法通行,当然也没啥交通工具, 大部分家庭就是有一辆拖拉机,冬天也无法出行。需要到外面办事的情况, 很多时候都是步行。白天还好,晚上很容易迷路,一旦迷路就很危险, 温度太低了,人的身体是无法与自然抗衡的,偶尔也听到有冻死人的传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