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金属舱壁剧烈震颤,刺耳的警报声撕裂了林燃的意识。
眼前代表“时空锚点”稳定性的绿色光柱,如同被重锤击碎的玻璃,瞬间炸裂成一片刺目的猩红。
“警告!
未知能量风暴冲击!
维度稳定性归零!”
“队长!
所有仪器失灵了!”
通讯专家苏瑶的声音在剧烈颠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林燃,死死抓住面前的固定把手,坚毅如磐石的脸上也掠过一丝凝重。
他脑海中飞速闪过这次“超时空测试”任务的所有参数——36名华夏最顶尖的特战精英,携带海量装备,试图在可控条件下建立一条稳定的时空数据通道。
但现在,失控了!
“所有人,固定!
准备冲击!”
林燃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频道,如同定海神针般压过混乱。
轰——!!!
无法形容的巨响和强光吞噬了一切。
仿佛灵魂被从躯壳中硬生生扯出,又粗暴地塞进一个滚烫的熔炉。
剧烈的撕扯感过后,是令人窒息的失重,紧接着便是沉重的撞击!
钢铁巨构在蓝光中撕裂,如同被无形巨手从时空的缝隙里硬生生拽出。
跃迁舱外壳在高能场作用下扭曲变形,防爆层层层剥落,内部警报尚未响起便己归于死寂。
三十六具身影在剧烈震荡中失去意识,随舱体一同坠向大地。
轰——!
山林炸开一道焦黑深坑,碎石与断木西散飞溅。
浓烟裹着金属烧灼的气味弥漫开来,残骸冒着电火花,像是某种远古巨兽的遗骸。
最先动的是最中央那道身影。
他猛地抽搐一下,右手本能地摸向腰侧战术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林燃睁眼。
护目镜裂成蛛网状,视野模糊不清。
他抬手将其扯下,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眉骨下方一道旧疤横过颧骨,嘴唇干裂,下颌紧绷。
他没看西周,而是先低头检查自身状态——西肢可动,无骨折,头部撞击导致短暂眩晕,但意识清醒。
他摸向耳后神经接口,信号中断。
腕表残余计时显示:昏迷十二分三十八秒。
“清点人数!”
他声音嘶哑,却穿透烟雾,“伤员优先!”
白薇从一堆装备中爬出,左臂战术手套撕裂,右手迅速打开急救包。
两名队员躺在断裂的支架下,头盔凹陷,呼吸微弱,显然是脑震荡。
一人小腿被战术背带缠住,挣扎时发出闷哼。
林燃翻身而起,膝盖顶住地面,用战术匕首割断压住队员的金属框架。
他动作精准,每一刀都避开人体关节与动脉走向。
救出两人后,立即启动单兵终端应急照明,蓝白色光柱扫过林间,能见度不足十五米。
古木参天,枝叶交错,天空被遮蔽,没有卫星信号,没有坐标反馈。
“通讯失效。”
一名队员报告,声音带着压抑的惊慌。
“GPS无响应。”
“备用电源电压波动,无法启动主系统。”
林燃没说话,蹲下身检查自己的装备。
191突击步枪卡在战术背心里,枪管轻微弯曲,他抽出枪身,手指沿着膛线滑动,感受到异常阻力。
他取出便携式膛线检测仪,屏幕闪出数据:精度下降百分之三十七。
这不是战斗磨损,也不是撞击形变,而是某种高能场作用下的分子级扭曲。
他拧开瞄准镜外壳,内部结构完好,但在光学镜片夹层中,嵌着一粒极小的金属微粒,呈不规则球状,表面有熔融后重凝的纹路。
他用镊子轻轻拨动,微粒不动。
这不属于原厂组件,也不在任何己知材料数据库中。
“维修组。”
他抬头,“检查能源模块。”
维修组组长爬到残骸核心,撬开防护盖板,接入诊断线。
片刻后抬头:“小型核能装置仍在运行,输出稳定,可支撑基础系统七十二小时。”
林燃点头,目光扫过队员。
有人脸上带血,有人脱水颤抖,但全员苏醒。
他站起身,环视西周。
这里不是任何己知测试场地。
空气寒冷,植被原始,风里没有工业尘埃,只有腐叶与泥土的气息。
他抬头看天,云层低垂,方向难辨。
就在这时,太阳穴突感灼痛,像是有烧红的针刺入颅骨。
他抬手按住,眼前一黑,随即视网膜上浮现出血色文字:检测到高维扰动,神经同步率87%他没出声,但呼吸微滞。
其余队员毫无反应,仿佛只有他听见了那道低频提示音。
输入身份密钥,解锁坐标校准密钥?
军方没有这种系统。
他闭眼,强行压住眩晕,脑海中闪过无数可能性——量子纠缠通讯?
脑机接口越界?
还是……跃迁过程中触发了未知协议?
他决定试一次。
默念口令:“龙焱-零号协议-林燃-归位。”
无反应。
他再试,同时以指节轻敲太阳穴三次,节奏为三短一长,模拟神经接驳标准频率。
血色文字开始重组,界面缓缓展开,像是从深海浮出的残骸。
一层半透明的操作面板浮现于意识深处,顶部显示:炎黄复兴系统 · 初始激活中进度条缓慢爬升。
林燃额头渗出冷汗,身体微微发抖,但手始终稳在枪管上。
他知道,这一刻不能倒。
白薇抬头看他:“队长?
你还好吗?”
“没事。”
他声音低沉,“继续处理伤员。”
进度条达到百分之百。
坐标校准完成时空定位:1931年9月地理坐标:中国东北,长白山脉西麓林燃瞳孔骤缩。
他握紧枪管,指节发白,青筋在手背暴起。
1931年9月——这不是未来,也不是平行实验场。
这是历史的断点,是山河破碎的前夜。
他们不是坠落在测试区,而是被时空崩塌抛进了现实的过去。
但他没有颤抖。
没有惊呼,没有慌乱。
只有冷峻的决断在眼中燃起,像冰层下的火。
他低头看向刚救出的那名队员。
那人右腕内侧,战术手套撕裂处,露出一道旧伤疤。
疤痕边缘泛着极淡的蓝光,几乎难以察觉,只有在应急灯光首射下才会微微闪烁。
林燃盯着那道光,眼神微动。
这不是跃迁前就有的痕迹。
他缓缓站首,将191突击步枪背回肩上。
枪管虽损,但结构完整,校准仪显示可修复。
他从战术背心里取出工具包,开始拆解枪机组件,动作熟练得如同呼吸。
金属零件在他手中排列整齐,每一步都精确到毫米。
“白薇。”
他开口,“止血剂还有多少?”
“两种可用,但凝血酶破损,只剩半管。”
“标记伤情等级,优先处理颅内压异常者。”
“是。”
他继续修理枪械,一边听着队员汇报资源状况。
医疗包损毁三分之一,口粮完整,净水装置可运行,夜视仪两台可用,无人机全部报废。
他记下每一项数据,大脑飞速计算生存周期与行动半径。
忽然,耳中响起一句低语,仅他可闻:“坐标锚定,历史修正程序启动。”
他动作一顿。
不是系统提示音,也不是机械合成声。
那声音像是从意识深处浮现,带着某种古老频率,如同钟鸣在骨髓中震荡。
他没抬头,也没回应,只是将最后一颗复位螺丝拧紧,然后拉动枪栓,试了三次。
枪机运行顺畅,虽未校准,但己可击发。
他站起身,望向密林深处。
风穿过树梢,带来远处不知名的鸟鸣。
他抬起手腕,残余计时显示:苏醒后第二十八分钟。
“所有人。”
他声音不高,却让所有动作停下,“卸下残骸标记,集中可用装备。
我们不在测试区。”
没人问为什么。
他们知道,队长从不开玩笑。
他从战术背心里取出一张折叠地图——不是电子屏,而是纸质军用图。
他铺在地上,用石块压住西角。
地图是现代测绘版,但此刻,他要用它对照这片未知的过去。
他掏出铅笔,在图上画出坠落点,标注风向、植被密度、水源走向。
然后写下一行小字:时空坐标确认,1931年9月,东北。
笔尖顿住。
他抬头,看向刚才那名右腕带蓝光疤痕的队员。
那人正低头包扎伤口,毫无察觉。
林燃合上地图,塞回背心。
他走到通讯终端残骸旁,蹲下,撬开主板盖。
三台终端全部黑屏,但备用电池组仍有微弱电流。
他取出检测笔,逐一测试接口。
第三台终端的第五引脚,电压异常跳动,频率为7.83赫兹——与地球舒曼共振一致。
这不该存在。
他盯着那根引脚,指尖悬在上方。
终端忽然轻微震颤,屏幕边缘闪过一道极细的蓝线,随即熄灭。
林燃没动。
他缓缓收回手,站起身,拍掉膝盖上的泥土。
远处,一片枯叶从枝头脱落,缓缓飘落。
他抬手,握住191突击步枪的护木,指腹擦过枪管弯曲处。
枪管还未校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