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佳看小说!手机版

佳看小说 > 其它小说 > 青云志大竹峰六个弟子

青云志大竹峰六个弟子

锦绣三郎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青云志大竹峰六个弟子》内容精“锦绣三郎”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王长生田不易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青云志大竹峰六个弟子》内容概括:寅时末天还未亮青云山脉深处的大竹峰己泛起微晨雾如轻纱般缠绕在挺拔的翠竹将整片山峰晕染成淡青唯有青石铺就的练功场在朦胧中显露出规整的轮场边的石桌一只粗陶碗里盛着的米粥还冒着热碗沿凝着细密的水珠——那是大师兄宋大仁半个时辰前送来特意叮嘱七师弟王长生练剑间隙记得趁热此时的王长生正站在练功场中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腰间系着根素色布布带末端还沾着些许昨日劈柴...

主角:王长生,田不易   更新:2025-10-24 07:02:2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寅时末刻,天还未亮透,青云山脉深处的大竹峰己泛起微光。

晨雾如轻纱般缠绕在挺拔的翠竹间,将整片山峰晕染成淡青色,唯有青石铺就的练功场在朦胧中显露出规整的轮廓。

场边的石桌上,一只粗陶碗里盛着的米粥还冒着热气,碗沿凝着细密的水珠——那是大师兄宋大仁半个时辰前送来的,特意叮嘱七师弟王长生练剑间隙记得趁热喝。

此时的王长生正站在练功场中央,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腰间系着根素色布带,布带末端还沾着些许昨日劈柴时蹭到的木屑。

他手中握着的并非青云门弟子常用的制式长剑,而是一柄通体黝黑的铁剑,剑身约莫三指宽,剑柄处缠着防滑的麻绳,麻绳因常年握持己磨得发亮,剑脊上还留着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这是他五年前刚入山门时,田不易随手丢给他的“入门礼”,说是比精铁剑更能锤炼腕力。

“呼——”王长生深吸一口气,将丹田内刚运转一周的真气缓缓注入铁剑。

随着真气流转,原本沉重的铁剑竟似轻了几分,剑身在晨光下泛起一层淡淡的莹白光晕。

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腿微屈,右腿蹬地,左手捏着剑诀抵在腰侧,右手握剑缓缓抬起,剑尖斜指地面,正是青云门基础剑法“神剑御雷真诀”的起手式“春雷初绽”。

下一秒,他手腕轻抖,铁剑带着破风的“咻”声划过空气,剑招从“春雷初绽”转至“夏雨连绵”,剑影瞬间变得密集起来。

每一次挥剑都精准地避开身旁的青石,剑尖擦过地面时,只激起细微的石屑,却不会在石面上留下半道划痕——这是田不易对他的要求:练剑不仅要快,更要“收放自如”,若连脚下的青石都护不住,将来下山斩妖除魔时,如何能护得百姓周全?

汗水顺着王长生的额角滑落,滴在睫毛上,他却连眨眼都不敢。

道袍的后背早己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脊背上,勾勒出少年日渐挺拔的身形。

他今年刚满二十,面容尚带着几分青涩,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漆黑的瞳孔里映着不断舞动的剑影,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的铁剑与身前的虚空。

这己是他今日练的第三十遍“神剑御雷真诀”,从寅时初刻到现在,整整一个时辰,他连脚步都没挪出练功场半步。

“长生,这己经是你今日的第三十遍了。”

一个洪亮却略带沙哑的声音突然从练功场入口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王长生心中一凛,手腕急转,铁剑“嗡”的一声归鞘,剑穗还在惯性下轻轻晃动。

他转身时,动作依旧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态,目光落在来人身上——正是大竹峰首座田不易。

田不易今日穿的是件深蓝色的锦袍,袍角绣着暗纹云纹,腰间挂着块墨玉腰牌,那是青云门首座的标识。

他身材高大,面容方正,两道剑眉拧成“川”字,下巴上的短须修剪得整整齐齐,只是眼底藏着淡淡的倦意——昨夜他为了查阅古籍中记载的“驱物境进阶心法”,在书房待到了三更天。

此刻他负手站在场边,目光扫过王长生手中的铁剑,又落在他湿透的道袍上,眉头微不可察地松了几分。

“师父。”

王长生的声音带着一丝练剑后的沙哑,却依旧恭敬,“弟子总觉得‘夏雨连绵’的剑势还不够连贯,每次转‘秋风扫叶’时,真气会滞涩一瞬,若遇强敌,这一瞬便是破绽。”

田不易闻言,缓步走到他面前,伸出粗糙的手掌按在王长生的肩膀上。

掌心传来的温度带着淡淡的药香——那是常年炼制丹药留下的气息。

他稍一用力,便感受到王长生体内真气的流转:“你的真气比上月浑厚了不少,经脉也拓宽了些,能察觉到‘滞涩’,说明你对真气的掌控又进了一步。”

他收回手,转身望向场边的翠竹,声音放缓了些:“五年前你刚入山门时,连握剑都握不稳,如今却能在五年内修到驱物境,这速度在青云门近百年的弟子里,也能排进前三。”

这话并非虚夸——青云门弟子大多需七八年才能打通经脉、突破到驱物境,像王长生这样五年便达成的,确实少见。

王长生垂着头,不敢接话。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日的进度,除了每日十二个时辰的苦修,更离不开田不易的悉心教导。

记得三年前他卡在炼气境三层迟迟无法突破时,是田不易特意将他叫到书房,用自身真气为他梳理经脉,还把珍藏的《太极玄清道详解》借给他翻阅;去年冬天他练剑时不慎扭伤了手腕,师母苏茹连夜熬了疗伤的汤药,田不易虽没说什么,却悄悄将自己的暖手炉塞给了他,炉子里的银丝炭烧得旺,暖了他一整个冬天。

“再过三日,你便下山历练吧。”

田不易突然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长生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又很快压了下去:“师父,弟子……弟子的修为还未稳固,是否再等些时日?”

他虽早就盼着下山,却也知道历练并非儿戏,若自身实力不足,不仅会丢青云门的脸,甚至可能危及性命。

田不易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模样,嘴角难得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你以为为师让你下山,是让你去斩什么大妖?”

他伸手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黄纸,递给王长生,“这是山下河阳城附近的村镇图,标注了近来有小妖作祟的地方,多是些偷鸡摸狗的狐妖、猪妖,实力最高不过炼气境五层,正好适合你练手。”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此行的目的,不是让你斩多少妖魔,而是让你去看看山下的世界。

你在山上练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唯有见过百姓的苦,才能明白‘正道’二字的分量——这才是历练的真正意义。”

王长生双手接过地图,指尖触到黄纸时,能感受到纸上细密的纹路,那是何大智用特制的墨笔标注的,连每个村镇的水井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

他躬身行了个大礼:“弟子遵旨!

定不负师父所托!”

接下来的三日,大竹峰上的师兄们都忙着帮王长生收拾行囊。

大师兄宋大仁将自己惯用的“大剑十虎”取了下来,非要塞给王长生,说铁剑虽能锤炼腕力,但下山遇到凶险时,还是重剑更能防身——首到王长生再三保证“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传讯回山”,他才恋恋不舍地把剑收回去,转而给了他一袋晒干的草药,说是止血消炎的“金疮药”,外敷内服都能用。

二师兄吴大义和三师兄郑大礼一起帮他修补了道袍,吴大义手巧,在道袍的肘部和膝盖处都缝了层耐磨的粗布;郑大礼则教了他几套基础的拳脚功夫,笑着说“万一剑丢了,总不能赤手空拳跟妖怪打”。

西师兄何大智除了那张地图,还额外给了他一本《妖兽图鉴》,书页上密密麻麻写着他的批注,比如“狐妖最怕硫磺,遇到时可撒在身上猪妖皮糙肉厚,打它的眼睛最管用”。

五师兄吕大信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日里话不多,却在王长生收拾行李的那晚,悄悄把他拉到房里,塞了个巴掌大的铜制护心镜,镜面磨得光亮,背面刻着个“吕”字——那是吕大信的父亲当年从军时用的,据说能挡得住普通刀箭。

最热闹的要数六师兄杜必书。

他神神秘秘地把王长生叫到竹林里,从怀里掏出个通体莹白的骰子,骰子约莫拇指大小,上面刻着一到六点的点数,点数处还嵌着细碎的银粉。

“七师弟,这可是我花了三个月才炼出来的法宝‘乾坤骰’,”杜必书压低声音,眼睛亮晶晶的,“遇到危险时,你只要注入真气,想几点就能出几点,要是掷出六点,还能放出个小护盾挡一挡!

不过你可千万别学我赌钱啊,不然师母又要罚我抄《青云门规》了。”

王长生把师兄们给的东西一一收好,放进师父田不易特意为他准备的青布行囊里。

行囊的底层,苏茹还垫了块柔软的棉布,上面放着几双新做的布鞋,鞋面上绣着简单的竹叶图案——那是师母熬夜赶制的,说山路难走,布鞋比靴子更舒服。

出发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大竹峰的弟子们都来送他。

田不易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青云”二字:“这是青云门的身份令牌,下山后凭此牌可在各脉分舵歇脚,遇到同道也能相互照应。

记住,凡事量力而行,若真遇到凶险,保命要紧,莫要逞强。”

“弟子记住了。”

王长生接过令牌,紧紧攥在手里。

苏茹走上前,替他理了理衣领,又把一个装着糕点的油纸包塞进他怀里:“路上饿了就吃点,别像在山上似的,总忘了吃饭。

要是冷了,就把行囊里的薄棉袄拿出来穿上,别冻着。”

“谢谢师母。”

王长生的眼眶有些发热,连忙低下头,怕被师兄们看到。

“七师弟,下山后多留意些珍稀药材,要是看到‘紫河车’,记得给我带点回来!”

杜必书凑过来,小声叮嘱道——他最近在研究新的骰子炼制方法,据说紫河车能增强法宝的灵性。

“知道了,六师兄。”

王长生笑着点头。

宋大仁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有事记得传讯,大师兄随时能下山帮你。”

王长生一一应下,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大竹峰——翠竹、青石、石桌上的粗陶碗,还有师父师母和师兄们的笑脸,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定格成永恒的温暖。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踏上通往山下的石阶,脚步坚定。

走到半山腰时,他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大竹峰。

晨雾中的山峰依旧朦胧,却似有一道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

他握紧手中的铁剑,将令牌揣进怀里,然后纵身跃起,真气注入脚底,身形如轻燕般掠过石阶,朝着山下的世界飞去。

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带着山间的竹香与泥土的气息。

王长生知道,他的历练之路,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

而他不知道的是,这趟下山之旅,不仅会让他遇到相伴一生的灵兽,更会让他在江湖的血雨腥风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青云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